- 2020-2-13休寧祖源再訪:古民居的“生態樣本”讓鄉村回歸鄉村
- 2020-2-13一個徽州古村落從“空心”到振興觀察
- 2020-2-13祖源——那個龐煥泰
- 2020-2-13云中民宿 夢里祖源——探訪夢鄉村民宿群
- 2020-1-17祖源冬景
- 2020-1-17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舉辦的農民工返鄉振興農村會議在遵義隆重召開
1月16日,由黃山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全市村史館一期樣板示范工程現場會在休寧縣溪口鎮祖源村召開,來自三區四縣宣傳部的主要負責人齊聚祖源,學習祖源村史館建設經驗,并對各區縣村史館建設的進度情況進行了交流。當天還進行了祖源村村史館的揭牌儀式。
祖源村史館成經驗“范本”
“溪口鎮祖源村史館從去年7月中旬開始選址,7月底,根據市委宣傳部的統一部署,由休寧縣委宣傳部牽頭,召集溪口鎮、地方志辦、黨史辦、文廣新局、招標局、審計局、美麗辦、宏森公司等12家單位召開專題謀劃會。去年8月20日,召開項目部署會,休寧縣溪口鎮人民政府是項目建設主體和責任單位;祖源堂的修復由溪口鎮委托黃山宏森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施工代建;縣委宣傳部則負責村史展陳材料收集和村史館布展工作。去年8月25日,祖源村史館開建。11月15日全部建成。并于去年的11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休寧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汪紅綱介紹。
據了解,祖源村史館是全市首批重點打造的7個村史館項目之一,是我市起先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的村史館。該村史館建成后,極大地提高、展示祖源歷史文化內涵,提升祖源鄉村旅游品味,為本村村民提供一個記住歷史鄉愁、學習先進文化、崇尚文明之風、提高時代精神、凝聚發展力量的陣地,也為廣大外來游客提供一個了解徽文化、接受傳統教育、提升旅游品質、踐行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場所。
各區縣村史館建設穩步推進
“2016年,全市村史館樣板示范工程啟動以來,歙縣精心組織,認真實施,對照標準,結合實際,將村史館建設與鄉賢文化、祠堂文化及古建筑保護利用等相融合,采取“挖掘一批古今外鄉賢,設立一個善行義舉榜,整理一批族規家訓,建設一個村史鄉賢館,開展一系列活動”等“五個一”的具體舉措,進一步鞏固提升了4個試點村,新增昌溪鄉昌溪村、森村鄉黃備村、王村鎮新安村等9個村史鄉賢館建設。尤其是在市委宣傳部的關心支持下,把雄村鎮賣花漁村作為市級村史館樣板示范工程建設重點項目來對待,多次深入現場召開現場會深度謀劃,督促落實,強力推進。”歙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孫潔表示,目前,賣花漁村村史館及系列展示館均已基本完成,打算于今年2月底3月初梅花節期間正式對外開放。
屯溪區宣傳部負責人則表示,屯溪區選擇屯光鎮篁墩村作為村史館一期建設單位。篁墩村依山傍水,風光秀麗,歷史悠久,自古為眾多姓氏遷徙徽州集中的始居地和宗族聚集地,特別是理學家程顥、程頤、朱熹三夫子的祖籍都在篁墩,因此該村歷來被學術界尊稱為“儒教圣地”。該村史館確定建設在該村村部三樓,由原“程朱闕里”紀念館改擴建,展陳面積約200平方米,建設經費預算30萬。擬按展陳大綱撰寫、展陳設計、工程建設、征集文物、布展等步驟進行。目前,已經開始進入展陳設計階段,預計今年6月完成。
推廣祖源村村史館建設經驗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路海燕指出,村史館創建是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打造“夢幻黃山、禮儀徽州”的重要組成,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要充分認識創建村史館的重要意義,認真總結、提煉并推廣祖源村村史館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帶動全市其他村史館項目建設順利推進。要用好、用活村史館作為文化宣傳陣地的用途,充分發揮村史館在傳承歷史文化、促進鄉風文明、承載鄉戀鄉愁、提升村民素質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真正使村史館成為農村思想政治文化建設的新高地。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推進村史館的創建工作,結合發揮村史館思想教育基地作用,著力豐富內容,創新形式,進一步提升村史館的趣味和品位。要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合理選址,加強管理,結合鄉村旅游開發、鄉風文明建設、禮儀徽州名片打造,推動項目取得實效。
祖源村簡介
祖源村,始建于宋代,明代開國謀臣朱升故地,位于黃山市休寧縣溪口鎮境內,距縣城29公里,依偎在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山腰,現轄6個村民組276戶908人。村落生態絕佳,流泉飛瀑,粉墻黛瓦,徽風古韻,尤以千年紅豆杉聞名,是黃山市百佳攝影點,2012年該村被確定為安徽省一批美好鄉村建設村。